感谢典故(中国古代有哪些关于感恩的典故)

感谢典故(中国古代有哪些关于感恩的典故)

1.中国古代有哪些关于感恩的典故

其实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乐于助人、知恩图报,“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一度传为名句。

中国教育更多关注分数和升学率,加之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人的溺爱导致孩子觉得别人的关怀是理所当然,不少学生不懂得感谢、感激,只知道索取;甚至对太过关心自己的家人产生逆反、厌烦情绪。 在成年人之中也存在不知感恩、忘本的情况,一切只从利益出发。

在一个文明的社会,知道感谢,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是很必要的;这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可促进社会各成员、群体、阶层、集团之间的关系相处融洽、协调,促进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信任、帮助。 因此不少人建议在中国也设立感恩节,让学生们学习换位思考,珍惜朋友,理解父母;让成年人暂停麻木冷漠的心,真诚地去体贴关心别人。

西方的感恩节虽有其宗教内涵,但完全可以吸收其积极成分,融入传统美德中,并赋予新的涵义,设立有中国特色的“感恩节”。

2.关于感恩的成语典故

一饭千金

【成语故事】

汉高祖刘邦身边有一员大将军名叫韩信。他出身贫困,父母早逝,每天靠讨饭过日子。

韩信没有别人可以依靠,只好每天到河边去钓鱼,用鱼来充饥。有一天,韩信碰到一个老婆婆。老婆婆见他饿得骨瘦如柴,面无血色,便把自己的饭分一些给他吃。一连几天,这位老婆婆每天都给韩信饭吃,韩信十分感激,便对老婆婆说:“您这样照顾我,将来我一定要好好报答您。”老婆婆说:“我不要你报答。只希望你要努力自立啊!”韩信满脸羞愧。从此,他认真读兵书,练习武艺,决心做个有用的人。

后来,韩信投奔到汉王刘邦门下,受到重用,拜为大将,并授以调兵遣将、行军布阵的大权。韩信经过认真训练兵马,率领汉军东征西讨,终于打败了最强大的对手项羽,协助刘邦建立了汉朝。

韩信被封为楚王,回到了故乡,派人去找给他饭吃的老婆婆。韩信见了老婆婆,向她再三道谢,并送给她一千两黄金。

3.关于感恩的一个典故

结草: 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

比喻是受人大恩,死后也要报答。 “结草”的典故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

公元前 594年的秋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晋,晋军和秦兵在晋地辅氏(今陕西大荔县)交战,晋将魏颗与秦将杜回相遇,二人厮杀在一起,正在难分难解之际,魏颗突然见一老人用草编的绳子套住杜回,使这位堂堂的秦国大力士站立不稳,摔倒在地,当场被魏颗所俘,使得魏颗在这次战役中大败秦师。晋军获胜收兵后,当天夜里,魏颗在梦中见到那位白天为他结绳绊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说,我就是你把她嫁走而没有让她为你父亲陪葬的那女子的父亲。

我今天这样做是为了报答你的大恩大德!原来,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位无儿子的爱妾。魏武子刚生病的时候嘱咐儿子魏颗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

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对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没有把那爱妾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

魏颗说:“人在病重的时候,神智是昏乱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据父亲神智清醒时的吩咐。” 现在我们在用到“结草”这个词时一般是与“衔环”组合起来用的,作为成语使用。

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衔环”典故则见于《后汉书·杨震传》中的注引《续齐谐记》,杨震父亲杨宝九岁时,在华阴山北,见一黄雀被老鹰所伤,坠落在树下,为蝼蚁所困。杨宝怜之,就将它带回家,放在巾箱中,只给它喂饲黄花,百日之后的一天,黄雀羽毛丰满,就飞走了。

当夜,有一黄衣童子向杨宝拜谢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并以白环四枚赠与杨宝,说:“它可保佑君的子孙位列三公,为政清廉,处世行事象这玉环一样洁白无瑕。”

果如黄衣童子所言,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四代官职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们的美德为后人所传诵。 前人将“结草”、“衔环”合在一起,流传至今,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结草”、“衔环”原文如下: 1、秋七月,秦桓公伐晋,次于辅氏。壬午,晋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立黎侯而还。

及洛,魏颗败秦师于辅氏。获杜回,秦之力人也。

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

」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

」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

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 (《左传.宣公十五年》) 2、续齐谐记曰:“宝年九岁时,至华阴山北,见一黄雀为鸱枭所搏,坠于树下, 为蝼蚁所困。

宝取之以归,置巾箱中,唯食黄花,百余日毛羽成,乃飞去。 其夜有黄衣童子向宝再拜曰:‘我西王母使者,君仁爱救拯,实感成济。

’以白环四枚与宝:‘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事,当如此环矣。’”(《后汉书·杨震传》)。

4.求中国古代关于感恩的典故

这句成语的意思是乌鸦小的时候是靠母亲用嘴喂食的,等到小乌鸦长大后,它母亲也老了,没力气捕食了这时小乌鸦反过来喂食自己的母亲;而小羊羔呢,为了感谢母亲哺育的恩情,吃奶时就跪下腿来,用这个举动来向母亲致谢。

这两个故事说明动物都知道感恩尽孝,报答母亲 。 结草与衔环都是古代报恩的传说。

前者讲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而取胜;后者讲有个儿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黄雀衔来白环四枚,声言此环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洁白,身居高位。后将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

也说“衔环结草” 还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些都是知恩报恩的词语.。

5.求中国古代关于感恩的典故

寒江独钓图天涯何处觅佳音,世路茫茫本无心。

无情未必真豪杰,知交何须同生根?垂泪一别人千里,日后寒暖各自珍。慷慨自古英雄色,甘洒热血写青春。

47.华 泽 峰多少新梦成虚幻,多少旧梦化云烟。雄心已在九霄外,壮志不改天地间。

君曾为我送温暖,我今为谁扬风帆?妙笔生辉一万卷,何人灯下读新篇?7.平遥浑浑噩噩如一梦,传来慈母唤儿声。声声似有千均重,声声铭刻在心中。

三九天,好大风,风中有个白头翁。七旬老父虽年迈,依旧为儿去担惊。

8.天女散花图美名留在诗书中,芬芳飘在万花丛。带给少男多少梦?带给少女多少情?花开后,别样红,年年净化我心灵。

年年祝福天下人,太平天下享太平。四O、醉花荫两首1.狂壑晴岚图巍巍青山真如削,登山心似火。

山外有高山,天外有天,劝君莫忘却。常念此身已许国,何曾失本色?人间有正气,扬善除恶,风雨又大作。

2. 耕 织 图天旱农夫盼春雨,泪眼望稻谷。儿女可曾问:衣食父母,向谁诉冤屈?而今读书为民族,不辞长劳苦。

难忘老村长,当年赠我,一把故乡土。2. 别老师逄伟难分难舍,字字读来都是血。

各奔西东,从此相逢在梦中。暑来寒往,羽扇轻摇天下广。

叶落雪飘,我自逍遥天自高。2. 步 辇 图几度寻君君不遇,梦里依旧相眷顾。

千言万语难再叙,向谁诉?同在茫茫人生路。待到枯枝发新绿,春风吹进千万户。

子孙满堂花满树,再相聚:只有泪水止不住。3. 丹崖翠谷图昔年搬进山中住,只为夜间能听雨。

如泣如诉如心曲,不胜数:为我驱散多少苦?雨后相伴为何物?八月桂花九月菊,圣洁芳菲飘满屋,入肺腑:化作柔情千万缕。4. 断桥香雪图年年送花到海港,岁岁手上留余香。

年年岁岁守寒窗,作华章,书中玫瑰更芬芳。难舍青春好时光,两鬃为谁熬成霜?沧桑岁月话沧桑,莫悲伤,明日春风过长江。

2. 玉台咏南望故乡,云海中:景色如画。叹游子,千里万里,空劳牵挂。

岁月多少忧和喜?人生几许苦与辣?向慈母,梦中再诉说,我不怕。男子汉,大丈夫。

拿得起,放得下。纵无人和我,齐驱并驾。

风里依旧敢逞雄,雨中何妨再称霸?古人云:一笑乾坤大,任叱咤。9.疏影世间何处寻奇葩?一剪寒梅凌天涯。

仙客对此欲归俗,农夫叹绝忘桑麻。流芳千载任风雪,独呈丹心报中华。

谁道三冬无春色,冰山高处万里霞。●投桃报李出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从“木桃”到“琼瑶”,只是一枚感谢的种子而已——缘于爱与被爱。这之间连接的不过是一份心意罢了。

或许,木桃对他而言,已是上上之品,你报之以琼瑶,也未必就是倾其所有——譬如就是一声由衷的“感谢”吧。●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原文是“涓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书面记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原为民间俗语,后清代朱用纯编辑收录,为教子醒世用。●慈母之恩唐代诗人孟郊曾写下《游子吟》一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出自明朝《增广贤文》一书,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衔环结草,以报恩德结草与衔环都是古代报恩的传说,出自《左传》。

前者讲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后者讲有个儿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黄雀衔来白环四枚,声言此环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洁白,身居高位。后将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

明朝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大恩未报,刻刻于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

●漂母的一饭之恩韩信少年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却仍然无以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

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为人家漂洗纱絮的老妇人,人称“漂母”,见韩信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

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深受感动。

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始终没忘漂母的一饭之恩,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知遇之恩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听音辨意。

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遇暴雨滞留岩下,寂寞之余,拿出古琴弹了起来。也正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钟子期听到后,忍不住叫道:“好曲!真是好曲!”随后伯牙每奏一支琴曲,子期都能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

二人因此结为知音,并约好来年再相会论琴。可第二年伯牙来会子期时,得知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

伯牙痛惜伤感,摔破了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士为知己者死这是春秋末期晋国著名刺客豫让说的,强调感恩报恩。

因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者智伯被赵襄子所杀,豫让认为“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决心刺杀赵襄子为智伯报仇。第一次攻击失败以后,他用漆疮烂身体,吞炭弄哑声音,残身苦形,使妻子不识,然后寻找接近赵襄子的时机。

第二次行刺仍以失败告终,但是被捕的豫让说:“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

6.求感恩的典故

●投桃报李

出自《诗经》: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从“木桃”到“琼瑶”,只是一枚感谢的种子而已——缘于爱与被爱。这之间连接的不过是一份心意罢了。或许,木桃对他而言,已是上上之品,你报之以琼瑶,也未必就是倾其所有——譬如就是一声由衷的“感谢”吧。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原文是“涓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书面记载最早为清代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原为民间俗语,后清代朱用纯编辑收录,为教子醒世用。

●慈母之恩

唐代诗人孟郊曾写下《游子吟》一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出自明朝《增广贤文》一书,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衔环结草,以报恩德

结草与衔环都是古代报恩的传说,出自《左传》。前者讲一个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另行嫁人,不使殉葬,爱妾已死去的父亲为替女儿报恩,将地上野草缠成乱结,绊倒恩人的敌手;后者讲有个儿童挽救了一只受困黄雀的性命,黄雀衔来白环四枚,声言此环可保恩人世代子子洁白,身居高位。后将二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定当厚报,生死不渝。明朝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大恩未报,刻刻于怀。衔环结草,生死不负。

●漂母的一饭之恩

韩信少年时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习武,却仍然无以为生,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为人家漂洗纱絮的老妇人,人称“漂母”,见韩信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韩信深受感动。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始终没忘漂母的一饭之恩,派人四处寻找,最后以千金相赠。

●知遇之恩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遇暴雨滞留岩下,寂寞之余,拿出古琴弹了起来。也正在附近躲雨的樵夫钟子期听到后,忍不住叫道:“好曲!真是好曲!”随后伯牙每奏一支琴曲,子期都能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二人因此结为知音,并约好来年再相会论琴。可第二年伯牙来会子期时,得知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伯牙痛惜伤感,摔破了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士为知己者死

这是春秋末期晋国著名刺客豫让说的,强调感恩报恩。因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者智伯被赵襄子所杀,豫让认为“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决心刺杀赵襄子为智伯报仇。第一次攻击失败以后,他用漆疮烂身体,吞炭弄哑声音,残身苦形,使妻子不识,然后寻找接近赵襄子的时机。第二次行刺仍以失败告终,但是被捕的豫让说:“明主不掩人之美,忠臣有死名之义。”他请求赵襄子借衣服让他砍一刀。赵襄子脱下了贵族的华服,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然后伏剑自杀。

7.有关感恩的成语典故

结草衔环

据《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春秋时晋魏武子有一个妾,十分受宠爱,但却没有生育子女。魏武子病重后,便对儿子魏颗说道:“我死之后,让这个姬妾另嫁他人!”不久,魏武子病危,又嘱咐魏颗说:“我死之后,让这个姬妾陪我殉葬!”魏武子死后,魏颗便让这位姬妾嫁了他人。并且说道:“父亲刚得病时,神智是清醒的;而到病危时,他的神智便有些昏乱了。我应该遵从他清醒时的安排!”

后来,秦国攻伐晋国,两国军队在一个叫辅氏的地方附近交战。魏颗也参加了战斗,敌将是秦国的力士杜回。当魏颗和杜回交锋时,发现一个老人,迎着杜回的去路,将地上长得又高又密的草,结成一个个的索子,把杜回的车马绊倒。结果杜回被晋军擒获,使魏颗得获全功。夜里,魏颗梦见那位老人说道:“我就是您嫁出去的那个姬妾的父亲,今天是特地来报答您救我女儿性命的恩德的!”

感恩图报

春秋时候,吴国的大将军伍子胥带领吴国的士兵要去攻打郑国。郑国的国君郑定公说:「谁能够让伍子胥把士兵带回去,不来攻打我们,我一定重重地奖赏他。」可惜没有一个人想到好办法,到了第四天早上,有个年轻的打渔郎跑来找郑定公说:「我有办法让伍子胥不来攻打郑国。」郑定公一听,马上问打渔郎:「你需要多少士兵和车子?」

打渔郎摇摇头说:「我不用士兵和车子,也不用带食物,我只要用我这根划船的桨,就可以叫好几万的吴国士兵回去吴国。」是什么样的船桨那么厉害呀?打渔郎把船桨夹在胳肢窝下面,跑去吴国的兵营找伍子胥。

他一边唱着歌,一边敲打著船桨:「芦中人,芦中人;渡过江,谁的恩?宝剑上,七星文;还给你,带在身。你今天,得意了,可记得,渔丈人?」伍子胥看到打渔郎手上的船桨,马上问他:「年轻人,你是谁呀?」打渔郎回答说:「你没看到我手里拿的船桨吗?我爸爸就是靠这根船桨过日子,他还用这根船桨救了你呀。」伍子胥一听:「我想起来了!以前我逃难的时候,有一个打渔的先生救过我,我一直想报答他呢!原来你是他的儿子,你怎么会来这里呢?」

打渔郎说:「还不是因为你们吴国要来攻打我们郑国,我们这些打渔的人通通被叫来这里。我们的国君郑定公说:『只要谁能够请伍将军退兵,不来攻打郑国,我就重赏谁!』希望伍将军看在我死去的爸爸曾经救过您,不要来攻打郑国,也让我回去能得到一些奖赏。」伍子胥带着感激的语气说:「因为你爸爸救了我,我才能够活着当上大将军。我怎么会忘记他的恩惠呢?我一定会帮你这个忙的!」伍子胥一说完,马上把吴国的士兵通通带回去。打渔郎高兴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郑定公。一下子,全郑国的人都把打渔郎当成了大救星,叫他「打渔的大夫」,郑定公还送给他一百里的土地呢!

伍子胥为了报答打渔郎的爸爸帮助过他,他不但不攻打郑国还让打渔郎得到奖赏,这就叫做“感恩图报”。

8.感恩的典故和启示

一、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出自诗经,用于情人表达彼此的爱意。你送给我甜美的桃子,我回赠你美玉,不是为了报答你,而是表达我珍重你的情意,想与你想好。

这句话现在更多简化为一个成语,即“投桃报李”。二、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小羊羔跪着吮吸母乳,以感谢母亲的哺育之恩;老乌鸦飞不动的时候,丧失捕食的能力,小乌鸦会把吃到嘴里的食物反哺出来给老乌鸦吃,感谢老乌鸦的养育之恩。

这是动物中赡养父母的例子,动物尚且如此,人更要懂得感恩!三、结草衔环出自《左传》,讲的是关于报恩的两个故事。结草:春秋时期,一士大夫将其父的爱妾改嫁他人,没听从父亲临终遗愿让她殉葬。

这位爱妾的父亲非常感激。在一次打仗时,将地上野草结绳,绊倒了恩人的敌手,使恩人大获全胜;衔环:有个小孩救了一只受伤黄雀的命,黄雀衔来四枚白环,此环可保恩人子子孙孙清廉正直,位列三公。

后人将这两个典故合成一句,比喻受人恩惠,必当厚报,至死不渝。四、知遇之恩春秋时期,伯牙擅于抚琴,子期擅于听音。

有次,伯牙在山间游览,突降暴雨,被困在岩石下。伯牙寂寞之余,拿出古琴肚子弹奏起来。

碰巧在附近避雨的樵夫钟子期听到琴声,忍不住称赞:“好曲!真是好曲!”随后伯牙每奏一首曲子,子期都能意会其中的情趣,伯牙异常惊喜。二人因此结为知音,并相约来年再来此地相会论琴。

当第二年伯牙赴约时,得知子期已经去世。伯牙十分伤感,摔破了古琴。

此生不再抚琴,以谢子期的知音情谊。五、士为知己者死春秋时期,智伯被赵湘子所杀,他有一个门客叫豫让,认为“士为知己者死”,发誓必定为智伯报仇。

豫让为了刺杀赵襄子付出了常人不能忍受的牺牲,为了不被认出来,自残毁容,吞炭弄哑嗓子,然而几次刺杀还是失败了。第三次刺杀失败后,恳求赵襄子借衣服他砍几刀,而后便从容自杀。

其他的历史典故还有很多很多,譬如韩信千金报漂母的一饭之恩、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中国对感恩的教育从来没有缺席,因此也不需要“感恩节”这样的节日提醒自己感恩。

以上是 感谢典故(中国古代有哪些关于感恩的典故) 的全部内容,来自【游乐园】,转载请标明出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