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金(金字有关的历史故事)

有金(金字有关的历史故事)

1."金"字有关的历史故事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布。 这时敬慕季布为人的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侯婴说情。刘邦在夏侯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 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够有这样的好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 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季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谢谢

2.求5个黄金典故

1 黄金史学家格林就指出:“古埃及和古罗马的文明是由黄金培植起来的。”掠取占有更多的黄金是古埃及、古罗马统治者黩武的动力。

2 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849年,古埃及统治者先后对努比亚(尼罗河上游一个小国,有丰富的黄金资源)进行了四次掠夺性战争,占领了努比亚全部金矿。公元前1525年至公元前1465年埃及第十八王朝法王又先后发动了两次战争,从巴勒斯坦和叙利亚掠夺了大量金银。大量金银流入埃及,使埃及财富大增,使他们有能力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发展农业,兴建豪华宫殿和陵园,为人类留下了巨大的阿蒙神庙遗迹和金字塔。仅图坦哈蒙陵墓中的金棺就重达110公斤。

3 公元前47年古埃及被罗马帝国占领,罗马大帝恺撒凯旋罗马时,展示了从埃及掠夺的2822个金冠,每个金冠重8公斤,共计22.58吨;还展示了白银 1815吨。抬着游行的金银重达65000塔兰特,约1950吨。金银的积累使罗马帝国的国力大增,使他们有能力建起一批宏伟的建筑。这些建筑现在虽大多已是残垣断壁,但至今仍在文学、史学、法学、哲学诸方面给人类以深刻的影响。

4 十六世纪新航线的开辟与新大陆的发现,对欧洲经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美洲、非洲的黄金及白银流入欧洲,使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增加。在16世纪葡萄牙从非洲掠夺黄金达276吨;西班牙从美洲掠夺的金银更多,16世纪末西班牙控制了世界黄金开采量的83%。金银的大量流入,造成了欧洲物价的上涨,出现了第一次价格革命,对欧洲封建主义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5 17世纪葡萄牙为了对抗西班牙,而与英国结盟,并向英国的工业品开放了市场。此时在葡萄牙控制下的巴西黄金开发高潮兴起,巴西黄金完全有可能转化为资本,而使葡萄牙完成工业革命,但由于统治者的封建专制,葡萄牙成了黄金漏斗,大部分黄金流向了英国。仅流入英国国库的黄金就有600吨,再加上其他国家的流入,使英国迅速地积累了巨额的货币资本,率先于1717年施行了金本位制,为英国的金融体制提供了可靠的经济担保。所以此时发生的第二次价格革命,不仅没有影响英国的金融业,反而为英国商品的出口创造了条件,英国产品出口量占了全世界总量的1/4。工业革命终于在英国发生了。

3.沉默是金的典故

“沉默是金”表达了一种行为处事方式。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论语·为政》

南先生风趣地解释道,干禄就是如何拿到禄位。孔子告诉子张,想做一个好干部,要知识渊博,宜多听、多看、多经验,有怀疑不懂的地方则保留,等着请教他人,讲话要谨慎,不要讲过分的话。对于模棱两可的事,随时随地都用得到古人的两句话:“事到万难须放胆,宜于两可莫粗心。”这样处世就少后悔,行为上就不会有差错的地方。这样去谋生,随便干哪一行都可以,禄位的道理就在其中了。

曾经有个小国到中国来,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皇帝十分高兴。但是小国的使臣出了一道难题:这三个一模一样的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思来想去,试了许多办法,还请来工匠仔细检查,称重量,看做工,没有发现有任何区别。怎么办?皇帝十分苦恼,使节还在宫中等着答案。泱泱大国,如果连这种小事都无法解答,实在有失上邦之仪。最后,一位老大臣想到了方法。

皇帝将使节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出三根稻草分别从金人的耳中插入:第一根稻草从金人的另一边耳朵出来了;第二个金人的稻草是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而第三个金人,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中,没有任何响动。老臣当即说道: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节默默无语,点头称是。

做人,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谨言慎行,不要随便发表议论。听不进别人意见的人与祸从口出的人都不会成为职场的胜利者。只有多闻慎言,多见阙殆,凡事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做人做事。

沉默是金 表达了一种行为处事方式

4.有关金姓名人故事、成语

历史上,姓金的名人也少,明代末年的金圣叹,更是经常被文人挂在口头上的一位奇才。他本来姓张名采,后来才改姓为金。据传,他为人狂傲而有奇气,博览多通,所作的文章更雅俗共赏。金圣叹最杰出的成就是他对于《水浒传》、《三国志演义》、以及《西厢记》等书的评论。据说,他对于这些名著的评论,立异标新,回出意表,被后世传诵不断。后来,在满清顺治年间,他以哭庙案坐斩,根据《柳南随笔》的记述,他在临死以前曾大叹:“绝头,至痛也;籍家,至惨也;而圣叹以不意得之,大奇!”并且一笑而受刑。像这样洒脱而透彻的话,恐怕也只有他这样的奇才,才能脱口而出了。

汉又叫前汉时期,西域匈奴、乌孙等少数民族为患,汉武帝时大将李广、卫青、霍去病等讨伐匈奴,杀死匈奴休屠王,掳回匈奴王儿子日惮,同时还抢回了该族的一个供奉物——一个金人,后人证明那金人实际是佛像金身,当时佛教已经在印度诞生,但尚未传入中国,所以无人认识,只知应是重要的圣物。休屠王王子日惮被带回中原,安排在皇宫御马,当时他年纪很小,大概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偶然被汉武帝看见,很喜欢他,就提升为身边的近臣,因当时从西域抢回的金人,因此赐姓为金,名字叫金日惮。这可能是“金”姓的来历。

后来,金日惮忠心耿耿,深受汉武帝的信任,还曾经救过汉武帝的命,成为和霍光一起被任命的托孤重臣。其实他比霍光更受信任,只不过他原是胡人,不能服众,所以才以霍光为首。

金日惮及其后代代代忠良,为汉家江山始终忠心耿耿。

5.请大家给出我“金”的所有含义和典故

金,是人类最早发现的金属之一,比铜、锡、铅、铁、锌都早。

1964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陕西省临潼县秦代栋阳宫遗址里发现八块战国时代的金饼,含金达99%以上,距今也已有两千一百年的历史了。在古埃及,也很早就发现金。

金之所以那么早就被人们发现,主要是由于在大自然中金矿就是纯金(也有极少数是碲化金),再加上金子金光灿烂,很容易被人们找到。在古代,欧洲的炼丹家们用太阳来表示金,因为金子象太阳一样,闪耀着金色的光辉。

在我国古代,则用黄金、白银、赤铜、青铅、黑铁这样的名字,鲜明地区别各种金属在外观上的不同。不过,虽然说金的自然状态大都是游离状的纯金,但自然界中的纯金却很少是真正纯净的,它们大都含金达99%以上,但总含有少量银,另外还含有微量的钯、铂、汞、铜、铅等。

金在地壳中的含量大约是一百亿分之五;馐。

6.点石成金典故

一个穷困潦倒、沿路求乞的书生遇到了一位仙翁。

书生向仙翁祈求帮助,仙翁欣然答应,叫书生看看地上的石块,接着用右手食指轻轻一点,石块立即变成了黄金。仙翁叫书生拾起黄金变卖为生。

书生俯身拾起了黄金,恭恭敬敬地交还给仙翁,说:“这块黄金我不要,我要你的手指头。” 这就是成语“点石成金”的典故。

故事中的书生很聪明,他知道一千一万块黄金也抵不上一个“手指头”。他要仙翁的手指头就是要仙翁点石成金的方法,因为掌握了这种方法一辈子受用。

这个寓言启示我们:学习也要重视掌握方法,要学会靠自己去学习,这样,就能终身受用。

以上是 有金(金字有关的历史故事) 的全部内容,来自【游乐园】,转载请标明出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