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送别诗(唐诗中最经典的十首送别诗)

文章目录

  • 1.辞别都督赴蜀任职
  • 2.永别千古第一诗--王维《渭城曲》。
  • 3.王维《山中送别》
  • 4.王昌龄在芙蓉客栈与辛健分手
  • 5.李白《去扬州途中与孟浩然告别》
  • 6.李白给王伦的礼物
  • 7.高适的《别做东大》
  • 8.许浑的《谢挺送别》
  • 9.郑谷送别淮上友人
  • 10.杜牧的告别

古代送别诗(唐诗中最经典的十首送别诗)

古人交通不便,所以一旦和别人分别,就很难说再见,所以离别就成了很重要的时刻。为了显示这一时刻的重要性,他们将举行告别晚宴并祝酒。这时候写诗送礼物就成了必不可少的环节,从而诞生了很多流传千古的送别诗。

今天萧楼就和大家分享唐诗中最经典的十首送别诗,和大家分享古人的离别之思。

1.辞别都督赴蜀任职

天才诗人的《送别杜入蜀》是送别诗的另类经典,但它改变了送别诗的悲凉情调,变得豪迈激昂。然而,只要中国保持我们的友谊,天堂仍然是我们的邻居。高度概括了“情谊深,山河难阻”的场景,将友情升华到了更高的审美境界。

2.永别千古第一诗--王维《渭城曲》。

王维的《渭城曲》(又称《送元二去安溪》)在宋代被刘辰翁评为古今第一,后被后人改为《阳关三叠》一曲,流传千古。

王维的《渭城曲》一改送别诗的阴郁基调,意境变得明快清新。诗里写的不再是离别的伤感,而是对朋友的深情和美好祝愿。

3.王维《山中送别》

什么时候是离别最难过的时候,不是说再见的时候,而是好朋友已经走了,一个人回到家关上门,然后黄昏降临,内心的孤独袭来,这是最难过的时候。

王维的《山中送别》就抓住了这样一个瞬间,来表达他内心的离别之情。

“明年春天将是绿色的,但是我的朋友们的王子啊,你呢?. \"朋友一走,就问“不归”,可见诗人内心难抑悲伤。

4.王昌龄在芙蓉客栈与辛健分手

王昌龄在芙蓉楼写《与辛健离别》时,是一个经常遭到谗言攻击的失势官员。所以,诗的重点不是离愁别绪,而是回应朋友对自己的关心。

“玉壶里有块冰”不是为朋友洗刷谗言的借口,而是告诉朋友自己有一颗纯洁的心灵,不怕别人的谗言。这种情况比任何相思之词都更能表达他对亲友的深情。

5.李白《去扬州途中与孟浩然告别》

李白送别孟浩然的时候,留下了这么一句著名的诗句,绝对是文学史上最经典的送别场景。

像李浩然这样的风流名人,难道不能“像个心碎的孩子一样擦擦眼睛?”当他离开时。所以诗中的离别之情是克制的,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却没有深刻深刻的悲伤。

李白也用华丽浪漫的手法写出了孟浩然的离别。他在烟雾弥漫的三月春日乘船到了繁华繁华的扬州,展现了孟浩然在《你的名气冲天》中作为诗人和名人的形象。

6.李白给王伦的礼物

与孟浩然不同,王伦是举世闻名的诗人,但这首《赠王伦》的名气不亚于《去扬州途中别孟浩然》。

这首送别诗充满了民歌的色彩。李白乘船离开,却听到王伦在岸上唱歌送别,感情自然流露。诗末将桃花潭比作友情,他以物赠情,自然进入了一个奇妙的地方。

7.高适的《别做东大》

送别诗的内容不仅是离别的悲伤,也是对朋友的劝勉。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无人知你。”这是一个多么英勇和充满激情的安慰啊。可以安慰朋友不要害怕前路的艰辛,让他们勇敢的为生活奋斗。

8.许浑的《谢挺送别》

诗人许浑并不出名,但他的歌曲《谢挺送别》是一首著名的送别曲。《唐诗宋词选》甚至说:(《送别谢挺》)最后两句可与《阳关》媲美。

这首诗的经典之处在于,它把离别的感觉渲染到了极致。

前两句,我用一个快乐的场景写我的悲伤。在青山红叶中,我送走了我的朋友,但如此美丽的景色却无法与朋友分享,这让我的悲伤倍增。

朋友走后,黄昏醒来,人已远去,只有漫天的风雨,洒在心头。漫天的风雨,是诗人无法控制的内心情感。

9.郑谷送别淮上友人

同样,郑谷这首诗的名字也不大,但这首送别诗却一直为人称道。

诗的前三句,通过对江中春色、柳枝、宴中风笛、亭中暮光的场景描写,把离别的气氛渲染得极低。最后一句“君对潇湘,我对秦”突然停顿,让人觉得还有很多话没说完,却又说不出来。诗虽至此,悲不尽。两个字“项”,念出来。

10.杜牧的告别

杜牧的送别诗是写给一个13岁的歌妓的。诗中对女孩气质和心灵的描写很精彩。

第一个是关于女生的长相和气质。这个少女艺伎轻盈美丽,就像新开的豆蔻花。正是因为她的美丽,诗人才与她形影不离。在离开的路上,她看到那些卷起珠帘来参观的女人,总是拿她来比较,但她们远没有她漂亮。

第二首歌讲的是女孩离开时的心里话。女生不会像别人一样表露自己的感情,只会默默的在心里别扭。宴会上,她不像以前那样微笑,但也不哭,只是默默地陪着诗人,一直坐到天亮。

杜牧的两首诗,比喻之贴切,对少女心的把握之准确,是旁人难以企及的。

以上是 古代送别诗(唐诗中最经典的十首送别诗) 的全部内容,来自【游乐园】,转载请标明出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