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拼音(语文八年级下册必背诗文)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拼音(语文八年级下册必背诗文)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农历八月,大风把杜甫茅屋上茅草吹得满天飞,有的挂在了树梢上,有的则沉入河塘里。)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南村的一群小孩,欺负杜甫年老无力,也公然把杜甫家的茅草抱走耍去了!为此,年迈的杜大诗圣也无可奈何,只剩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突然风云变幻,天昏地暗,气温大降,寒冷的秋雨落进了杜甫残破不堪的茅屋内,长夜漫漫,潮湿冰冷的茅屋,如何让杜甫睡得着啊?)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要是有“高楼大厦”千万间,天下再也没有受冻的人,那就太好啦!)

杜甫的茅屋被秋天的大风吹得七零八落,秋雨也淋湿了屋内,潮湿的杜甫是难以入睡的,冷嘛!杜甫由自身凄凉境地想到天下“寒士”的凄凉境地,不竟发出了一声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话悲天悯人,希望“寒士”都能过上好日子!“寒士”都能住上好房子!再也不用担心饥饿和寒冷了!

至于杜甫文中的“寒士”仅仅指的是穷读书人,还是指穷人,那就不得而知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xǐ)于南冥(míng)。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yé)?其/远而无所至极邪(yé)?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翻译:

北方的海里有一条大鱼,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变化为鸟,名字叫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时,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鹏鸟奋起而飞,旋转扶摇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乘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仿佛是由生物气息吹拂。我们所见湛蓝的天空,那是它真正的颜色吗?它是无边无际的吗?鹏鸟所见,大概也是这个样子吧。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yáo),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yuè)命》曰“学(xiào)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

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上说:“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

)能,讲信/修睦(mù)。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wù)/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让年幼的孩子有可以健康成长的地方,让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社会的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马说》

韩愈(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 pián)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chèn)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

)/一石(

dàn

)。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石壕吏(

)》

杜甫(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

)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

)城戍(shù)。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

)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唐)

八月秋高风怒号(háo),卷我屋上三重(chóng)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

juàn

)长( cháng )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ào)。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qīn)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sāng)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

 shà

)千万间,大庇(bì )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wù)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卖炭翁》

白居易 (唐)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

bìn

)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

niǎn

)冰辙(

zhé

)。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

piān

)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

chì

),回车叱(

chì

)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唐)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

chán

)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

qìng

)音。

送友人

李白 (唐)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北宋)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xǐng

)。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咏梅

陆游 (南宋)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

zhuó

)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

niǎn

)作尘,只有香如故

以上是 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拼音(语文八年级下册必背诗文) 的全部内容,来自【游乐园】,转载请标明出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