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历史沿革介绍(海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海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这片美丽而富有魅力的土地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融合,山水风光与城市景观交相辉映。21世纪的海淀,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浓厚的文化氛围、密集的高素质人才、发达的现代科技产业、田园式的生态环境,成为当今中国最富魅力、最具活力与创新精神的地区之一。丰富的科技、教育、文化资源,为海淀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北京海淀区历史沿革介绍(海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至迟在商代后期,在今北京地区已形成蓟、燕等方国,都是商的属国。

公元前11世纪中叶,周武王灭商,随即分封诸侯。封帝尧之后(一说黄帝之后)于蓟,都城在蓟(今北京城区西南部);封召公于燕,都城在今房山区董家林一带。后蓟国衰落,约在西周末年(一说早在西周初年)被燕国兼并,燕即迁都于蓟。故今北京地区先分属于蓟、燕两国,以后则统为燕国辖地。

战国时期,燕为秦、齐、楚、魏、赵、燕、韩“七雄”之一。约在燕昭王后期(公元前290年以后),燕沿北部边境修建长城;并沿边境设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郡下设县。今北京地区西部、西北部属上谷郡,可能包括今海淀区辖域西北部的部分地区。这是北京地区施行郡县制的开始。

前226年,秦兵攻占燕都蓟城。前222年,燕王喜被俘,燕亡。翌年,秦始皇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统一国家。秦废止分封制,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在原燕国北部仍设上谷、渔阳等五郡,又在蓟城地区设广阳郡(一说,未设广阳郡,将蓟城并入上谷郡)。郡辖各县名称始见记载,其中,辖域可能涉及海淀地区的有广阳郡(或上谷郡)蓟县、上谷郡军都县。

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后(前209年起),今北京地区先后有韩广、臧茶割据一方。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统一中国。西汉实行郡、国并立制度,在蓟城地区先后置燕国(前202一127,前118-80)、燕郡(前127-118)、广阳郡(前80-73)、广阳国(前73-9)。公元9年王莽废广阳国。改设广阳郡(曾改名为广有)。东汉初复置广阳国(26—37),后并入上谷郡。96年复置广阳郡。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西汉始设十三州部,为监察区。今北京地区(包括当时燕国及渔阳,上谷等郡)属幽州刺史统监。东汉形成州一郡(国)一县三级政区。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后,幽州并入冀州(治所在邺郡)。

自西汉起,蓟城一直是燕国、燕郡、广阳郡、广阳国的国都或治所;入东汉后,又是幽州的治所。东汉初年,属上谷郡的昌平县从今河北阳原一带迁入军都县境,治所在今昌平县东南。96年复置广阳郡时,除原属广阳郡的蓟、广阳等县复归外,原属上谷郡的军都、昌平等县也同时划入。至西汉末年,海淀地区可能分属于广阳国蓟县、上谷郡军都县;而到东汉末年,则分属蓟、军都和昌平县(都是广阳郡辖县)。

220年,曹魏建立,领有中国北方(包括今北京地区)。265年西晋代魏。西晋末年,北方地区大乱,317年后进入十六国纷争时期。其间鲜卑段氏(314-321)、后赵(321-350)、前燕(350-370)、前秦(370-385)、后燕(385一400)先后占据今北京地区。400年后,北魏控制其地,以后又先后由东魏(534—550)、北齐(550—577)、北周(577—581)统治。

曹魏迄至北周,北方的地方行政区划基本上是州、郡、县三级制度。曹魏立国之初(220),复置幽州,今北京地区仍为幽州辖地。223年前后改广阳郡为燕郡。232年以燕郡地置燕国,265年后西晋继置。约300年前后,在“八王之乱”中又废为燕郡(亦时称燕国)。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前后,在今河北涿鹿一带设燕州,下辖新设的昌平(一说称平昌)等郡。东魏天平元年(534),燕州率属下流民徙治于幽州燕郡的军都县境,改称东燕州。其所辖昌平郡、徧城郡(东魏武定初、约545年置,约555年废)及辖县亦随迁成为侨置郡县。577年,北周废东燕州,所辖昌平(平昌)郡随废,旋又置,属幽州(一说属燕州,由北燕州改)。

三国、西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绝大部分时间蓟城为幽州治所,亦始终为燕郡(燕国)治所。前燕曾短时在此建都(352一357)。后燕、北齐设置的行台,北周的幽州总管府都驻于蓟城。494年,北魏设燕州时,在西汉昌平县故地(居庸关外)新设昌平(平昌)郡和昌平县。此前,东汉时迁至今昌平县辖域一带的昌平县已并入军都县。534年,燕州东迁,昌平(平昌)郡及下辖的昌平、万年两县迁入军都县境。东燕州、昌平郡治所均设于昌平县(即今昌平县城一带)。这是历史上昌平县第二次迁入现辖地区。徧城郡及所辖广武、沃野两县亦寄置于军都县境(约在今昌平县西南境及海淀区北部)。北齐天保中(约555年前后)省燕郡军都县,辖地划归昌平郡昌平县;又废徧城郡及所辖广武、沃野两县,辖地当并入昌平、万年两县。此时昌平郡昌平、万年(治所约在今双塔村附近)两县由侨置县变为实辖县。

三国、西晋、十六国、南北朝,今海淀区辖域南部当始终是燕郡蓟县辖地。其北部在三国至北魏前期当分属于燕郡军都、昌平两县;至北魏末年则属军都县;东魏至北齐天保年间可能分属于军都县,及昌平、万年、广武、沃野等4个侨置县;北周时则分属于昌平、万年两县。

581年,北周为隋朝取代。隋开皇三年(583)十一月,“罢天下诸郡”,实行州、县二级制度。燕郡、昌平郡等均废,属县直接由幽州统辖。大业三年(607)又改州为郡,废幽州,置涿郡。今北京地区大部分(含海淀地区)属涿郡。唐朝建国后(618)“罢郡置州”,遂废涿郡,复置幽州。唐贞观元年(627)分全国为十道,为监察区域。幽州属河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增划为十五道,河北道不变,并设常任长官(采访使,后称观察使),开始形成道、州、县三级政区。

唐中宗时(705年后)开始在边疆要地设“节度使”。玄宗开元年间(713年后)节度使设置成为制度,节度使辖区也称为“道”(军事区域)。以后边地各道(行政区域)的采访使等地方行政官职渐由节度使兼任,节度使遂成为集军事、政务、财经、监察大权于一身的方镇。天宝元年(742)废州改郡,幽州改称范阳郡。范阳节度使是当时边地最大的方镇。天宝十四年(755)冬至宝应二年(763)初的“安史之乱”就是以范阳为根据地发动的。至德元年(756)以后,全国陆续划为四十多个道,行政区域和军事区域基本合一,形成藩镇割据局面。758年复改范阳郡为幽州。今北京地区为幽州节度使(兼卢龙节度使)辖地。

唐朝初年,唐王朝在边地设若干都督府(都护府)和羁縻州县安置北方少数民族。唐神龙元年(705)后,羁縻州县大多寄治于幽州境内,至天宝中(750年前后)共十九州,如燕州、带州等寄治于当时昌平县境。“安史之乱”后羁縻州县不复存在。唐末,刘仁恭、刘守光父子占据今北京地区。913年被李存勖攻灭。923年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936年后唐大将石敬瑭为夺帝位,将燕云十六州(包括今北京地区)割给契丹。

唐末,刘仁恭、刘守光父子占据今北京地区。913年被李存勖攻灭。923年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936年后唐大将石敬瑭为夺帝位,将燕云十六州(包括今北京地区)割给契丹。

蓟城在唐代又称幽州城,是隋唐时幽州(涿郡、范阳郡)的治所,又先后是幽州总管府(大总管府、大都督府等)、幽州(范阳)节度使驻地。“安史之乱”中,史思明还以幽州城为“燕京”(759),这是历史上今北京首次称“燕京”。911年刘守光也在此称帝。583年,万年县并入昌平县。705年后,羁縻州带州及其属县孤竹县寄治于昌平县境西南清水店,即今海淀区太舟坞村。这是海淀地区范围内历史上最早见于史料的县级治所。天宝元年(742)析蓟县置广平、广宁(一称武宁)两县。744年撤,复并蓟县。756年后又置广平县,在蓟县之西。建中二年(781)设幽都县,将幽州城及郊区划分为二,幽都县辖城区西部及西郊。自此,历史上的北京城形成两附廓县。唐末(约公元900年以前)广平县废。稍后,在幽州城西设玉河县。924年(后唐同光二年,一说932年即长兴三年),昌平县改名燕平县。

隋唐时期,今海淀区辖域在唐天宝元年(742)前后可能分属幽州(范阳郡)的蓟、广平、广宁、昌平县和带州孤竹县(寄置);至五代后唐时,可能分属于幽都、玉河、燕平、蓟等县。据已发现的唐代石刻记载,唐代晚期,今万寿路、翠微路、甘家口、八里庄、紫竹院一带属幽都县。

自契丹天显十一年(936)起,今北京地区先后由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达100多年。辽在此置南京,金正式建都。元朝统一中国后,历史上的北京城成为统一国家的首都。

936年年末,契丹进占幽、蓟、云等燕云十六州。契丹会同元年(938)十一月,升幽州城为南京,又称燕京,建为陪都;设南京道。同时改国号为“辽”(一说947年改。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又改称“辽”)。辽在汉族地区的地方行政制度为道、府(节度州)、州、县四级。南京道下辖幽都府(亦为938年置),南京城及其周边地区(包括昌平、玉河县)为幽都府辖地。契丹开泰元年(1012)改称析津府。1122年底,金国攻占辽南京,次年(宋宣和五年)三月由北宋接管。北宋以原析津府为基础,设燕山府路,燕京改称燕山府。至1125年底,又为金国夺占,恢复燕京和析津府名称,并置燕京路(一说1129年即金天会七年析津府属河北东路)。金代地方行政制度为路、府(州)、县三级。天德三年(1151)四月,金海陵王下诏迁都燕京。贞元元年(1153)三月改燕京为中都(先改为“圣都”,旋又改),析津府改为永安府(次年又改为大兴府),燕京路改称中都路。

幽州归辽后,燕平县复名昌平县,会同元年(938)蓟县改称蓟北县。开泰元年(1012),蓟北县改称析津县,幽都县改称宛平县。金天眷元年(1138)“省燕、中、西三京,平州东、西等路州县”,玉河县遂废,辖地并入宛平县①。金贞元二年(1154),析津县改称大兴县,大兴、宛平两县成为“赤县”,分治中都城。中都城较辽南京在东、南、西三面向外扩展,在西北方向将今海淀区羊坊店路以东、黄亭子至会城门一线以南地区括入。中都城中设警巡院,主管治安、司法,故城内各坊主要由警巡院管理。终辽之世,“海淀地区”分属于辽南京道析津府的析津、宛平、玉河、昌平等县;至金代末年,分属于中都路大兴府的大兴、宛平、昌平等县。据已发现的辽代石刻记载,今魏公村、西二里沟、公主坟一带属宛平县,今北安河、大觉寺一带属玉河县。又据文献记载,金代玉泉山地区在宛平县北境。

成吉思汗十年(金贞三年,即1215年)五月,蒙古军攻占金中都。将中都改称燕京,中都路改称燕京路,“总管大兴府”。至元元年(1264)八月改燕京为中都(为陪都),燕京路改称中都路,其大兴府仍旧。至元八年(1271)蒙古改国号为“大元”。次年二月改中都为“大都”,正式在此建都。中都路改称大都路,今北京地区绝大部分(包括海淀地区)属大都路。1276年元灭南宋,大都成为统一国家的首都。元代在历史上首设“行省”,下辖路、府、州、县。大都及邻近的今山东、河北、山西等地称“腹里”,由元中央政府中书省直辖。

蒙古占据燕京初期,大兴、宛平、昌平等大兴府属县大体仍如旧置。至元二年(1265)省并州县,诏“附廓县止令州府兼领”,大兴、宛平两县名存实撤。至元四年(1267)起,在旧金中都城东北方建新都城,今海淀区东部偏南一部分地区划入新都城垣内(即今元代土城以内地区)。至元十一年(1274)大都新城基本建成,重置大兴、宛平两县衙署。两县在城内沿丽正门南北一线东、西分治,重新划定辖域。至元十二年(1275),设大都左、右警巡院和南警巡院,“分领京师坊市民事”(设置时间又有至元四年、至元六年之说)。专理南城(旧中都城)的南警巡院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撤,大德九年(1305)又置。元代,海淀地区南半部大体属宛平县,北半部大体属昌平县。根据《析津志辑佚》和《顺天府志》(永乐大典本)记载,宛平县以香山、五华山(今卧佛寺以北)、玉泉山以北之金山口(即香山向东之西山支脉),经青龙社(今青龙桥一带)以南,向东至清河店(今清河镇)以南十里之方头店(约当今学四路口一带)与昌平县为界。此外大口店(今清河镇以北一带)、黄堠店(今永丰乡皇后店一带)为大兴县辖地(当为飞地)。

明洪武元年(1368)定都南京。八月,明军攻占大都城。随即将大都路(兼领大兴府事)改为北平府。十月,北平府隶山东行省。次年三月,设北平行省,北平府改隶北平行省,行省治所设于北平城。永乐元年(1403)正月,改北平为“北京”,称“行在”。二月,改北平府为“顺天府”,辖今北京市大部分地区;撤销北平行省,设北京“行部”直辖原北平行省辖区。永乐十九年(1421)正月,称北京为“京师”,正式定都于此(1425年一1441年间曾复称“行在”)。原由北京“行部”管辖的京师地区顺天府等八府、二直隶州直辖于中央政府,称为“北直隶”。

明代,大兴、宛平为京县,属顺天府。昌平县于正德元年(1506)升为州,三年复降为县,九年(1514)又升为州,亦属顺天府。海淀地区仍分属宛平、昌平两县(州)。明初,据《顺天府志》(永乐大典本)载,海淀地区内宛平、昌平两县分界,与元代大体相同,惟东端向北移至清河店(今清河镇)以南双泉店。据《宛署杂记》等文献记载,明末万历二十年(1592)前后,在海淀地区内,宛平县北自幞头村(属昌平,即今西埠头)南侧起,沿高丽村(今高里掌)、小石窝(今温泉村)、白家滩、黑龙潭等地北侧向东经金山口、青龙桥(属昌平)沿清河河道至清河村一线(河道以北属昌平)与昌平州分界。

清顺治元年(1644)五月,清军进占明京师(北京)。十月初一日正式定都北京。清代设直隶省、顺天府。顺天府同时受中央政府和直隶省管辖。顺治初,顺天府辖区内,大兴、宛平为京县,直辖于府。昌平等州县则由顺天巡抚(驻遵化,曾迁密云)统辖,顺治十八年(1661)顺天巡抚撤裁后,又归保定巡抚统辖。康熙十五年,“又定以昌平、良乡等十九州县隶顺天府”。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一说二十七年),在顺天府辖区内设东、西、南、北四路厅,大兴、宛平等县属西路厅,昌平州等地属北路厅。各路厅在本属域内行使某些行政职能。顺天府各州、县并受直隶省的分巡道霸昌道、通永道管辖。霸昌道、通永道在顺天府辖域内行使某些行政职能,宛平、大兴、昌平都属霸昌道。

清代沿袭自辽、金、元、明以来在京城专设治安机构兼管民政的传统。依明朝制度,在北京设中、东、西、南、北五城,并将五城管辖范围扩大到近郊。康熙十三年(1674)设“提督九门步军统领”,逐渐形成由五城御史和步军统领衙门管理的“城属”地区。“城属”地区名义上仍分属大兴、宛平两县,但两县对该地区已“无行政司法大权”。雍正五年(1727)令在“城属”地区与各州县接壤之处“合同勘定,建立界牌,以垂永久”。今海淀区南半部绝大部分和北半部温泉、冷泉一带属“城属”地区。光绪三十一年(1905)七月,清政府在北京城区(城墙以内)设置警察机构,取消五城御史,而近郊仍由步军统领衙门管理。

清代,今海淀区南半部和温泉、冷泉、北安河一带隶属于宛平县,在当时宛平县东北部(多在该县“城属”范围内);北半部大部隶属于昌平州,在当时昌平州南部和西南部;延庆州有属地在境内(一说大兴县也有属地在境内)。据康熙《宛平县志》(1683)和康熙《昌平州志》(1672)载,当时宛、昌两县(州)的分界线与明末基本相同。当在康熙三十一年(1692)以后,随着玉泉山静明园和此后圆明园的兴建,宛、昌分界发生较大变动。其中,青龙桥一带划归宛平,白家疃至百望山一带分界线北移至百望山至温泉大道一线,变动不晚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百望山以东,由清河河道一线北移至西北旺、唐家岭、回龙观一线,变动在乾隆三十八年以后。至光绪年间,据光绪《顺天府志》(1885)和光绪《昌平州志》(1886)载,宛平县与昌平州分界线为:西北自西埠头南侧起沿草厂、高立庄(今高里掌)、辛庄、温泉(石窝村)、白家疃、冷泉、吴家庄(今武家庄)、后厂、唐家岭、回龙观、黄土村等地北侧一线,至潘家庄(今潘庄)东侧。回龙观以南、潘家庄以西的西三旗、清河小营、清河镇仍属昌平州。永泰庄、河北村已属宛平。后沙涧一带为延庆州飞地。后沙涧原为延庆卫的军屯。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设隆镇万户府,后改称隆镇卫、隆庆卫。明穆宗改元“隆庆”,将该卫改为“延庆卫”。乾隆二十六年(1761)延庆卫并入延庆州,后沙涧即成为延庆州的属地(飞地)。

“城属”地区自1727年下令正式划界起,与宛、大两县直辖地区的分界线也多次有所变动。乾隆三十八年(1773)划定的界线在“海淀地区”内,北部沿清河一线,西至红石口(今红山口),再向北沿山脚至百望山北侧沿通温泉的大道至寨口村,向南至杨坨、三家店(今属门头沟),南部至田村一带。“海淀地区”范围内的“城属”地区分别由西城、北城御史和巡捕中营、北营、右营管理。迄至清末(见光绪《顺天府志》),该区域在圆明园以北扩至树村、马连洼、黑山扈以北一线。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此时北京仍为清政府首都。2月12日,清帝溥仪宣告“逊位”。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4月2日临时参议院议决以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北京的首都地位遂仍维持不变。1914年5月23日,公布“省官制”,顺天府从直隶省划出,成为单独行政区域。10月5日,公布“京兆尹官制”,顺天府改称“京兆地方”,正式成为中央直辖区域。

这一时期,海淀地区的隶属情况与清末相同。宛平县辖区中的“城属”地区由步军统领衙门管理。1913年1月9日,民国政府划一地方行政官厅组织,将“州”一律改称“县”,故昌平州更名为昌平县。1915年前后,清河镇和西埠头村由昌平划归宛平,西三旗、清河小营、前、后屯仍属昌平。其余宛、昌两县分界及“城属”地区界线未变。

1924年11月撤销步军统领衙门,北京近郊地区由京师警察厅管理。次年1月在近郊设东、西、南、北郊4个警区。属今海淀区辖域的地区分别归西郊、北郊警署管理。

1928年6月一1937年7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当时北洋政府仍设于北京,统治北方地区。

1928年6月8日,国民党的“北伐军”进占北京。6月28日,南京国民政府决定:直隶省改名为河北省,将原京兆地区各县并入河北省;北京失去首都地位,改名为北平,设北平特别市。10月30日,行政院决定“暂以前北京市政公所及警察总监所管辖之界限,为北平特别市区域”。自此,宛平、大兴两县辖域内的原“城属”地区正式从两县划出,成为北平特别市区域。宛平、昌平等县划归河北省。1930年11月21日,国民政府第一百次国务会议决定北平市改划为行政院辖市。

这一时期,海淀地区分属北平市和河北省的宛平县、昌平县、延庆县。属北平市的即原宛平县的“城属”地区大部分(另有部分在现辖域以外);宛平县辖域属今海淀区范围的有北安河地区、田村地区、铁家坟以南地区,清河以北地区;属昌平县辖域的地区同民国初年;后沙涧仍为延庆县飞地。1928年12月19日北平市政府下令推行“地方自治”,设立市辖区(“自治区”)。将全市分为15个区,海淀地区属北平市辖域的地区分属北郊、西郊两区。

1930年10月,根据“市组织法”规定,以数字序号命名市辖区,西郊区即定名为十三区,北郊区定名为十五区。1931年8月,十三区(西郊区)正式成立。1932年2月,十五区(北郊区)正式成立。十五区西部在今海淀区辖域内;十三区大部分在今海淀区辖域内,而其东南部、南部和西部都超出今海淀区界。在今海淀区范围内,十三区与十五区之间分界线由内城西北城墙拐角起,沿元代西土城向北至小西门(约今学院南路与西土城路交叉路口)向西北经大钟寺、保福寺、中关村(均属北郊区),沿燕京大学、挂甲屯南侧至颐和园东宫门,再沿颐和园北墙外至青龙桥南侧,绕过玉泉山西侧,向东北至百望山。该线以北、以东属十五区,以南、以西属十三区。十五区(北郊区)北与宛平县交界线,西自百望山向东南经马连洼、厢黄旗、树村以北,再沿清河河道向东。十三区(西郊区)北与昌平县分界线,自百望山向西沿通往温泉之大道至温泉村(即宛平、昌平两县此段原分界线)。十三区与宛平县分界线:北段东自温泉村,西经南安河北侧、寨口东南侧向南;南段沿巨山村、玉极庵、田村、亮甲店、定慧寺南侧折向西南,至沙窝村西侧;北段线以南、以东,南段线以北、以东属十三区。宛、昌两县分界线,西段西北自西埠头以北起,东南至温泉村;东段西起百望山,东至回龙观、黄土北店北侧和潘庄东侧折向西绕过西三旗、清河小营,再向东至永泰庄和河北村(飞地);都与民国初年相同。西郊区西南与宛平相接之田村、巨山、模式口、五里坨、高井等地多有一村分属两地的现象,一直纷争不断,未能解决。

1937年7月一1945年8月1937年7月29日,北平被日军占领。日军扶植伪政权,改北平为“特别市”。1937年12月14日,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北平成立。于次年4月17日改北平为“北京”,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均不承认。1940年3月30日,汪伪“国民政府”成立,北京的“临时政府”改组为“华北政务委员会”。同年9月,伪“市公署”将原以数字序号命名的各市辖区改为内外城各排顺序,郊区4个区改称东郊、西郊、南郊、北郊。1938年7月,伪“河北省公署”将全省划为4个“道”(1940年6月改为8个“道”),宛平、昌平两县初分属津海道、冀东道,1940年6月以后都隶属于“燕京道”。1942年1月,伪“河北省公署”将百望山以东的宛平县全部辖域即清河、回龙观等地区划归昌平县,北郊区以北即成为昌平县辖区。1939年1月伪“察南政府”(辖延庆县),1940年10月伪“燕京道尹公署”都曾下令“整理飞地”,延庆县在后沙涧的飞地当在此时划归昌平。1939年6月,日伪开始在西郊建设“新市区”。该区域东至公主坟南北(即今西三环路),北到阜成门至西黄村道路(即今阜成路、田村路)以南,西抵宛平县铁家坟以西(即今玉泉路),南至蒋家坟村一带(今属丰台区),面积约14.7平方公里。“新市区”地跨西郊区和宛平县,几乎全部在今海淀区辖域内。

1945年9月-1949年1月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各级伪政权垮台,恢复“北平”名称。9月,国民党军队抢占北平,北平仍为“院辖市”。12月6日,北平市政府下令,市辖区恢复以数字序号命名,共16个区。西郊区定名为十五区,北郊区定名为十六区。1947年3月郊区十三至十六4个区调整为8个区,即十三至二十区。此前,1946年5月,北平市警察局将4个郊区分局调整为8个,称郊一至郊八分局;因此,当时又将郊区各区按警察分局的顺序习称为郊一至郊八区。宛平、昌平仍属河北省。1948年12月12日一17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北平西郊地区绝大部分,海淀地区成为解放区。

海淀地区在北平市范围内原分属十五区(西郊区)、十六区(北郊区)。1947年3月,郊区调整后,则分属十六、十七、十八、十九4个区。原西郊区南部的“新市区”及其以东地区划归新的十六区;原西郊区西部和北郊区玉泉山、青龙桥地区划为新的十七区,区公所驻香山;原西郊区东部和北郊区平绥铁路(即今京包铁路,其中清华大学附近一段线路于1958年底改线,清华园火车站迁址。当时线路在新线以西)以西地区划为十八区,区公所驻海淀镇;原北郊区平绥铁路以东地区划入十九区。自此,在今海淀区辖域内,开始设置市辖区治所。至1949年1月底,在海淀地区范围内,十六区、十八区交界线为阜成门外大街及甘家口以西至亮甲店“中央大路”(即今五棵松路)的大道南侧定慧寺、黄带子坟一线。十七、十八区交界线①为:北起西北旺沿通颐和园之大道经颐和园东墙外,沿长河至长春桥,再向正南经石佛寺、板井村和彰化村以东,折向西沿云会寺、高庄、杜家坟、玉极庵的南侧一线。十八、十九区分界线即平绥铁路。北平市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区与昌平、宛平分界线未变。黄家坟、铁家坟、甄家坟、枣林、六道口等村(今玉泉路以东一带),面积约4.7平方公里,本属宛平县;日伪时期该地区划入“新市区”规划建设范围,抗战胜利后北平市政府接收“新市区”时被一并接收,后划入十六区。但该地归属并未正式确定。

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行政建制(1938年3月一1949年1月)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在平西开辟了抗日根据地。到解放战争时期,平西成为解放区。在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了人民政权。今海淀区北半部地区和清河镇地区当时统称“平郊地区”,其中北安河地区是平西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边缘地带,其他大部地区则属游击区和敌占区。当地人民政权的行政区域与日伪和国民党政权的设置多不一致,且相互重叠。由于战争环境,根据地和解放区在海淀地区划分的行政区域实际是地方政权开展工作的范围。

1938年3月成立宛平县抗日民主政府。后该政府工作范围扩大到昌平县西部(包括今海淀区北半部地区)。1939年3月改宛平县为昌宛联合县。1941年7月,成立昌宛县佐公署(县级机构)直接领导昌宛县永定河以北地区。1942年2月(一说1942年12月),昌宛县改建为昌宛房联合县,县佐公署也相应改名,工作地区未变。1943年3月,昌宛房县永定河以北地区划入新建的昌宛怀(怀来)联合县,县佐公署撤销。海淀区现辖域中清河以北、平绥路以西属昌宛怀县工作范围。

1945年8月,昌宛怀县撤销,分设昌宛县和怀来县(此前,1944年10月,撤销昌宛房县,设房山、宛平两县),今海淀区北半部地区属昌宛县工作范围。

1945年9月昌宛县政府迁至七王坟(今属海淀区)一带。年底,又迁往狼儿峪(在今昌平县西部)。1947年12月12日,成立昌顺县,由昌平县平绥铁路以东和顺义县平古铁路以西地区组成。清河镇及周围地区划入昌顺县工作范围。1948年12月14日,北平西郊及宛平县地区解放,即撤销昌宛联合县,原属宛平县的地区划回宛平县,原属昌平县的地区划归昌顺县。今海淀区辖域内的北安河地区归宛平县,苏家坨、永丰屯、白水洼地区和西北旺、东北旺一带划归昌顺县。

自1938年起,平西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包括宛平、昌平地区)隶属于晋察冀边区;至1948年8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又属华北解放区,先后由冀热察区、北岳区领导。1949年1月15日,北岳区并入解放后恢复建制的察哈尔省,宛平县、昌顺县划归察哈尔省管辖。

北平和平解放以后(1949年1月一1949年7月)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北平市成为华北解放区直辖市。此前,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和北平市人民政府已于1949年1月1日成立,驻西郊青龙桥镇。2月初,市政府和市军管会迁入城内。2月20日,华北人民政府迁入北平。北平市的军事管制区域为“东至通州,西至门头沟,南至黄村,西南至长辛店,北至沙河”,扩大了北平市原辖区域。市政府决定,原辖区内的20个区建制不变,在新划入的区域内拟新设12个区(即二十一至三十二区),市辖区达到32个。但在实施过程中,只新成立了二十三(南苑)、二十四(黄村)、二十五(丰台)、二十六(长辛店)、二十七(石景山)、二十八(门头沟)等6个区。这些地区原来分别属大兴、宛平两县管辖。此前已由十六区管辖的铁家坟一带,随之正式并入北平市。

在今海淀区辖域内,属宛平县的田村地区、北安河地区和属当时昌顺县的今海淀区北部、清河地区都划入军管区域。1月底前,田村地区划归新设的二十七区(石景山区),清河地区(包括西三旗、清河小营等地)划归十九区(4月4日方正式下令)。地处今海淀区北半部的宛平县北安河地区和昌顺县辖地则始终未纳入北平市行政管理范围(拟成立的第二十九区并没有成立),仍分别由宛平县和昌顺县管辖。

1949年1月12日,十七区人民政府成立,初驻香山大旅社,3月中旬迁往青龙桥实验小学即现万寿山后身25号。14日,十八区人民政府成立,驻海淀镇乐家花园即现八一中学内。在此前后,十六、十九、二十七区人民政府也相继成立。1月31日后,各区人民政府接管了当地民国政府行政机构。2月初,十七区的模式口、五里坨地区(当时是两个保)划归新成立的二十七区(石景山区)。3月底,十七区、十八区和二十七区之间又小幅调整彼此辖域,将巨山村、福田寺村全部归十七区管辖,将田村(自然村)全部归二十七区管辖。4月6日,昌顺县原属顺义县的地区划出,恢复昌平县原辖区域,仍用昌顺县名称(亦间用“昌平县”名称,10月正式改名)。至1949年6月底,今海淀区辖域分属北平市十六区、十七区、十八区、十九区、二十七区和察哈尔省宛平县、昌顺(昌平)县管辖。由于十七区与二十七区辖域的变动,十七区在香山以西克勤峪经白石岗至八大处以北白塔山一段与二十七区的分界即今海淀区界的一段。由于铁家坟地区正式划归十六区,十六区与新成立的二十七区之间以玉泉路为分界线,以后亦成为海淀区的区界。因清河地区划入十九区,十八区与昌顺县分界线从平绥路与清河交叉处西移至朱房村以西,十九区与昌顺县分界线西起朱房村以西向北至西二旗以北,向东经西三旗、西小口北侧,向南经后屯、永泰庄以东至清河(河道)。

1950年8月、更名为十三区。1951年5月,划展览路、礼十路以东地区归西四、西单区管辖。1952年9月1日,海淀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同月、十四区的朱房、清河、后八家、柏颜庄、明光寺、索家坟以东地区及宛平县北安河地区划人海淀区。1956年4月,划三里河以东地区、北太平庄东部地区归西单区和西四区,划八大处乡归石景山区,后屯乡划人海淀区。1958年3月,昌平县东小口、永卡、上庄、苏家坨等乡和石景山区的田村乡、西黄村乡并人海淀区。同年9月,划西黄村乡归丰台区。1963年12月,划东小口乡归昌平县。

1978年10月以后,海淀区各级各类机构陆续取消“革命委员会”,各街道、公社恢复原有建制。

1983年底,人民公社取消,海淀区在农村延续26年的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体制终结。

2019年,海淀区下辖22个街道,7个地区。

北京海淀区历史沿革介绍(海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以上是 北京海淀区历史沿革介绍(海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的全部内容,来自【游乐园】,转载请标明出处!

回到顶部